期刊简介

  本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解放军第八一医院主办的肿瘤学专业刊物,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肿瘤临床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以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等,读者对象为广大的肿瘤工作者和相关的医药卫生工作者。本刊由著名的肿瘤学家吴孟超院士、孙燕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肿瘤专家储大同教授担任主编,并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的多名专家担任编委,对保证本刊的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本刊的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因子逐年上升,受到了军内外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广泛好评,目前已成为临床肿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一本肿瘤学专业读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解放军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4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577/R

邮发代号: 28-2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2018年喜获首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 即第八版) 之肿瘤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肿瘤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肿瘤学杂志
  • 主管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460
  • 国内刊号:32-157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18年喜获首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 即第八版) 之肿瘤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年第2期文章
  • 置管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2000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浆膜腔置管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引起的浆膜腔积液3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立明;陈启东 刊期: 2006- 02

  • 紫杉醇联合羟基喜树碱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胃癌是我国常见肿瘤,死亡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3.9%,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多属中晚期,往往失去手术机会[1],化疗成为中晚期胃癌的重要治疗手段.本文观察了2000年8月~2004年1月40例晚期胃癌患者用紫杉醇联合羟基喜树碱和氟尿嘧啶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兰;罗素霞 刊期: 2006- 02

  • 输卵管和子宫内膜双重癌1例及文献复习

    同时原发输卵管癌和子宫内膜癌十分罕见,我院也是首次发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建平;黄菊妹 刊期: 2006- 02

  • 结、直肠癌误诊原因分析

    我院自1994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大肠癌患者347例,其中有不同程度误诊的患者216例,误诊率为62.2%,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探讨预防措施.......

    作者:赵建军 刊期: 2006- 02

  • 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双侧甲状腺转移1例

    1病案摘要患者女,56岁,于2005年4月10日因颈前无痛性肿物一个月入院.初诊为:甲状腺双侧肿瘤.患者于7年前因肾癌行右肾癌切除术.查体:一般情况好,甲状腺双侧叶分别可触及一4.7cm×3.2cm和3.0cm×2.0cm的肿物,肿物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腺功能系列标记免疫分析正常;X线检查示颈部气管向左移位.......

    作者:卞利平;孟令新;张乃鑫 刊期: 2006- 02

  • 巨噬细胞在恶性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肿瘤组织内除了有浸润的淋巴细胞,还常有血中单核细胞转化生成巨噬细胞M(φ),即肿瘤相关的M(φ)(tumor-associatedM(0,TAM).虽然一般认为肿瘤组织中浸润的炎症细胞对肿瘤生长起到免疫监视的作用,但近年大量的文献均显示TAM和肿瘤生物学行为包括生长、增殖、基质形成和溶解及血管生成都密切相关,其中新生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侵犯和转移扩散的重要一步,故近年对M(φ)在恶性肿瘤血管形......

    作者:马丽;张晖;韩焕兴 刊期: 2006- 02

  •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是当今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肿瘤病因及分子机制等研究的深入,肿瘤基因治疗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基因治疗药物逐年增多.肿瘤基因治疗原理是将目的基因用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使其获得特定的功能,继而执行或介导对肿瘤的杀伤和抑制作用,或保护正常细胞免受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的严重伤害.针对各种肿瘤发生、发展机制,肿瘤基因治疗大致从以下......

    作者:张海峰;杨吉成 刊期: 2006- 02

  • 抗肿瘤新生血管靶向治疗进展

    肿瘤的生长和存活依赖于生成的血管为它所提供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没有血管的生成,肿瘤大也只能长至1~2mm3.1971年,Folkman等提出可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的生成来抑制肿瘤的生长,防止肿瘤的转移.基于肿瘤血管生成机理,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策略包括:(1)利用小分子药物和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抑制细胞外基质形成,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2)利用中和抗体、可溶性受体、受体......

    作者:王晓光;罗荣城 刊期: 2006- 02

  •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八届全国白血病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

    作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社;福建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 刊期: 2006- 02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

    从二十世纪末至今,在肿瘤治疗领域有了很大的进展,作用于特异的致癌因素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现实.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分子遗传学、病毒肿瘤学、蛋白质磷酸化、小分子化学抑制剂的研究,使人们第一次成功地合成了特异性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又称为Imatinib、Gleevec或CP57148B.STI-571的正式临床应用,开辟了分子靶向治疗的新纪元.STI-......

    作者:马军;邱林 刊期: 2006- 02